作者:馮海寧
2008-04-11 15:34:15 來源:新華網 編輯:蔣麗麗
由於種種原因,誤診固然不可避免,“中國的誤診比國外低”也很可貴,但我們要從中國的醫療現實出發,多考慮自身的人為因素比較好。這樣既有利於中國誤診率更低,也有利於醫療水準提高、醫療制度完善。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日前發表博文《醫生的診斷有三成是誤診》,據他介紹,如果在門診看病,誤診率是50%。他認為,因為目前醫療技術對疾病的認識不是100%,患者應該對醫學和醫生有正確的認識。(4月10日《資訊時報》)
雖然說,廖新波敢於直陳醫療問題的勇氣和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誤診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對廖新波言語裏透出的這股優越感,我們有必要保持清醒。誠然,誤診並不全是醫務人員的人為因素,但是,作為一名衛生官員,還是多從中國的自身醫療管理、人為方面多找原因比較好。
首先,不能只看到中國的誤診比國外低這一點。雖然美國的誤診率是15%~40%之間,英國的誤診率是50%左右。但不管是美國政府和商業機構共同支撐的醫療保障模式,還是英國覆蓋全體國民的醫療保障制度,都能讓患者在誤診後及時復診。而中國看病難看病貴的現實,使患者經不起誤診的折磨。所以,在比較誤診率的同時,更要看到發達國家醫保制度對誤診彌補的優勢。
其次,需要反思現有的醫療體制與誤診間的關係。據報導,我國醫療資源的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資源集中在大醫院。醫療資源分配不公,就必然導致在大城市、大醫院看病擁擠不堪,醫生的接診率高誤診率必然也高;而偏遠落後地區的醫療技術落後是自然的,意味著誤診率更高。
再者,誤診率與部分醫務人員的職業操守、水準有關聯。廖新波通過“中國的誤診比國外低”想表達的一個意思是,中國醫務人員比國外的更優秀。優秀的不能否認,但問題也不能回避。在現實中,一些誤診是醫務人員水準不高造成的;而一些誤診則是醫務人員職業操守不高造成的。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一專家曾指出,肝病方面的一些誤診,與醫療機構、醫生、藥商的職業操守有關,目的是牟取不義之財。
最後,誤診率也與中國患者相關。廖新波建議,減少誤診最簡單的方法是:在一家醫院被一個醫生診斷了,一定要徵得第二家醫院核實。但是,中國患者卻很少會一次次的去診斷、核實。
另外,筆者認為廖新波提出的“誤診率50%”也要反思。這是因為,“誤診率50%”很可能存在水分。在對很多醫院的考核中,醫療品質管理是一項重要內容,而診斷品質中的誤診率就是其中一項,加之醫療統計制度本身的弊端,“誤診率50%”未必準確,尤其對基層、偏遠地區的誤診率要理性看待。
由於種種原因,誤診固然不可避免,“中國的誤診比國外低”也很可貴,但我們要從中國的醫療現實出發,多考慮自身的人為因素比較好。這樣既有利於中國誤診率更低,也有利於醫療水準提高、醫療制度完善。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18904/2008/04/11/2165@2016643.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